与春同行,问道杭州|丽水市委党校中青一班学员赴杭开展异地教学活动 | |||||||
|
|||||||
为进一步提升丽水市中青年干部的现代化建设能力,深入学习杭州市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人工智能的先进经验,4月7日,丽水市委党校组织42名中青一班学员走进浙大城市学院,开展为期5天的异地教学。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助力中青年干部开拓视野格局、提升综合能力,争当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排头兵。 课堂赋能: 解锁高质量发展经验密码 在浙大城市学院的课堂里,学校紧扣“创新驱动”与“双招双引”两大主线,邀请高校学者、行业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宏观经济、数字治理、产业升级等热点领域。 浙江工业大学仇翔副教授以《AI赋能提效:从工具应用到思维变革》为题,通过DeepSeek实操演示,讲解AI应用场景和使用技巧;浦东干部学院蒋俊杰教授结合“四敢”精神,剖析浦东引领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做法;杭州市智库专家周开疆则分享了“数字化招商”“市场招商”等创新实践,为丽水的“双招双引”提供了新思路。 走进一线: 感受新质生产力蓬勃生机 走出课堂,学员们深入杭州产业创新一线,在现场教学中感知发展脉动。 在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杭州),学员们见证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密码:宁波舜宇集团实施“名配角”战略,始终聚焦光学产品领域研发,实现车载镜头、手机镜头等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丽水金马逊智能制造公司深耕高端管路系统管件成形技术,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学员们纷纷表示,此行不仅深刻了解了国家的扶持政策,同时也对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在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讲解员操控机器狗完成各项高难度的动作,展示了球形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一系列成果,让所有人真切地领略到我国智能装备的飞速发展。作为杭州市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孵化平台,石虎山基地构建了“产学研创一体化”创新创业模式,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联合攻关突破机器人前沿领域技术难题,加速实现机器人技术产业化进程。这些先进经验为丽水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发。 走进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学员们参观了阿里集团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围绕数字经济展开学习研讨。在交流中,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潜力,今后将探索更多的AI赋能应用场景,推动丽水生态产品价值释放。 杭城归来谋发展。这次异地教学,既是一次对标先进、寻找差距的求学之行,也是中青年干部打破思维局限、激发奋斗实干的提升之行,使学员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增强了投身“一个历史使命、三大战略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